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及工藝說明?
養殖污水處理設備是畜禽養殖廢水凈化的核心系統,主要包括預處理、生物處理、深度處理及污泥處置四類設備。預處理設備(如格柵、沉淀池、氣浮池)通過攔截大顆粒懸浮物、沉降泥沙及分離油脂,降低污水濁度與有機負荷?;生物處理設備(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、UASB厭氧反應器)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,顯著降低COD和氨氮?;深度處理設備(活性炭吸附塔、臭氧氧化裝置)進一步去除殘留污染物,確保出水達標;污泥處理設備(壓濾機、濃縮池)則對剩余污泥脫水減量,實現無害化處置?。
典型工藝分為預處理、生物處理、深度處理三階段。污水經格柵攔截后進入沉淀池或氣浮池去除懸浮物,隨后通過調節池均衡水質水量?;生物處理階段采用水解酸化分解大分子有機物,再經好氧工藝(如接觸氧化池)降解80%以上污染物,并通過脫氮除磷工藝降低營養鹽含量?;深度處理通過混凝沉淀、活性炭吸附或膜過濾(超濾/反滲透)提升水質,最終出水可回用或安全排放?。
該工藝具備高效、節能、靈活等優勢:COD去除率超90%,氨氮去除率大于85%,厭氧段沼氣回收可降低30%-40%能耗;模塊化設計支持設備串聯或并聯,適配不同規模的養殖場需求?。此外,系統運行穩定,抗沖擊能力強,尤其適用于水質波動大的高濃度養殖廢水。
應用場景涵蓋集約化豬場、禽類養殖場及水產循環水系統。例如,豬場糞污經處理后日均處理量達500噸,禽類廢水通過優化生物單元應對高氨氮特性,水產養殖則結合膜技術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?。工藝符合環保標準,兼具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,是規模化養殖場廢水治理的主流方案。